寬敞明亮的服務大廳,是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閃亮窗口。
“進門有迎聲、咨詢政策有答聲、提出問題有回聲、出門有送聲”這是堅持的“四聲”;熱心、細心、耐心、虛心,這是需有的“四心”,還有“四不做”、“六不準”等工作作風承諾連同“貸款申請資料齊全的,審批時限不超過10個工作日;符合貸款發(fā)放條件的,放款時限不超過2個工作日”等內(nèi)容的業(yè)務承諾,被貼掛在墻上,展露服務的“規(guī)矩”……
這是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2樓服務大廳內(nèi)的場景,4月26日下午,當鄧旭蓉回答前來咨詢情況的一位女士時,輕柔的話語里分明就顯現(xiàn)著“四聲”和“四心”。作為“青年崗位能手”,歸集科的鄧旭蓉2005年開始從事這個崗位,和科里的同事負責支取審批和歸集分賬管理等工作,當問及為何會成為“能手”時,她笑著說:“其實,我們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做到熱情、滿意答復,幫廣大干部職工解決住房公積金方面遇到的問題。”
和她一樣,在服務大廳里,還有23位每天重復著繁雜卻又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的同事。不管是貸款管理、還是歸集支取,或是資金結算,大家肩負著中心的職責、圓著廣大干部職工的安居夢想。他們在服務大廳內(nèi)承擔著市區(qū)和市轄三區(qū)單位住房公積金業(yè)務的服務工作,共有1082個單位、7.87萬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年歸集住房公積金3.3億元,年辦理提取業(yè)務4800余筆,年發(fā)放個人貸款1286筆……
工作人員在處理業(yè)務。
王國平是服務大廳6名男性之一,在貸款管理科已工作了6年的他,負責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發(fā)放、回收,“客戶至上,站在他們的立場考慮問題”他表達著自己的工作心得還有心情:“每次看到大家對我們工作的支持、理解,能為百姓解決住房這一件大事,讓他們能更加安心地工作,這就是我們最大的開心。”
“黨員示范崗”的牌子后,80后的楊瓊從2008年開始一直在管理中心從事“窗口”工作,她最大的感觸是“很開心,團隊的凝聚力強。”也正是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服務大廳里的這群青年職工們,服務著千家萬戶,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xiàn)著青春的光華。
近9年來,服務大廳作為“窗口”,獲得了全省住房公積金管理優(yōu)秀單位、全省“創(chuàng)先爭優(yōu)”群眾滿意服務窗口、湖南省巾幗文明崗、湖南省三八紅旗集體、2012年湖南省青年文明號等省級榮譽20項,市級先進榮譽25項……榮譽里有對他們的肯定,也見證著盡責服務廣大干部職工的那份摯誠。
在服務大廳這個圍繞“效能型、服務型、安全型、學習型、和諧型”開展服務的“窗口”里,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和感動在演繹著。不管去年是一位剛參加工作的男教師在成功申請申請公積金貸款買房后,其父母感動之余多次從到服務大廳道謝的“典故”;還是為一位身患尿毒癥的銀行職工開設“綠色通道”,從2010年開始每個月辦理公積金支取以維持醫(yī)療費用的特例……感動著大家的,正是那份“家”的情懷。
工作人員在審查材料。
對于服務大廳的這群年青人來說,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和熱情踐行著管理中心的服務宗旨,不管是一站式服務程序的執(zhí)行,還是一次性答復完全的實施,或是制訂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達到158項,他們正按照“服務零距離、滿意全方位”的要求,優(yōu)化著服務方式,為著廣大干部職工的安居夢工作著。
或許是中心開展“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三以教育”激勵著他們,或許“常到農(nóng)村看看,艱苦奮斗;常到監(jiān)獄看看,廉潔自律;常到公墓看看,淡泊名利”的“三常教育”鞭策著他們,在嚴把貸款發(fā)放關、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和貸后跟蹤管理制度等方面彰顯著他們的敬業(yè),在臺上擺放著的“評分器”每每都是“滿意”的記錄見證著他們的心意,在人們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住上溫馨之家后的笑容綻放著他們的情懷!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這或許是服務大廳全體員工的座右銘;“暖心的微笑、熱心的服務、真心的祝福……”這或許是廣大職工對他們普遍反映的印象,他們就是這樣一天天、一步步,用熱血和真心譜寫著邵陽市住房公積管理發(fā)展史上的一篇篇華彩篇章。
一站式服務、一次性告知,是服務的基本要求。